加工定制 : | 是 | 含量≥ : | 99.9% |
材質 : | 鐵碳+催化劑 | 廠商 : | 海之巖 |
密度 : | 1.3 | 執行質量標準 : | 企業標準 |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該工藝用于高鹽、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還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系統通水后填料自身產生的 0.9----1.7V電位差,在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原電池,原電池以廢水做電解質,通過陰陽極的放電形成對廢水的電化學處理,進而達到對廢水中有機物進行電化學降解的目的。
新型微電解填料是針對當前有機廢水難降解難生化的特點而研發的一種多元催化氧化填料。它由多元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并采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屬新型投加式無板結微電解填料。作用于廢水,可 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處理效果穩定持久,同時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
本填料是微電解反應持續作用的重要保證,它的成份、結構、技術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它對廢水的處理效果。
高溫熔融生產的重要性:
1、以鐵為基體的合金材料只有在1300°以上才能熔融融化,也才能真正形成多金屬的合金結構; 達不到融化狀態只能算是燒結。 2、高溫工藝有利于大孔架構狀結構的形成。 3、低溫燒結或粘合填料其實質僅是一種粉末固化技術,不能形成真正的合金結構;特別是粘合工藝不能形成多孔結構。
多孔結構的重要性:
外接電源電解廢水處理工藝是一種處理能力很強的技術,但能耗高和處理效率低一直制約著它在廢水中的應用,其根本就是電極表面太小的原故。多孔結構形成巨大的表面積,提供填料與水的充分反應。
形成合金的重要性:
填料只有形成合金,電荷才能有效持久的流動,“原電池”效應才能不斷反應,填料才能真正不“鈍化”,不“板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