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號 | PBT |
---|---|
用途級別 | 專用粒料(注塑) |
產地/廠家 | 昆山金潤塑膠 |
品牌 | PBT |
型號 | 自產 |
PBT塑料是指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為主體所構成的一類塑料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olybutylene terephthalate),又名聚對苯二甲酸四次甲基酯。簡稱PBT。它是對苯二甲酸與1,4-丁二醇的縮聚物。PBT和PET一起被稱為熱塑性聚酯。
特性與應用
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特性與應用
PBT的特性
a、機械性能:強度高、耐疲勞性、尺寸穩定、蠕變也小(高溫條件下也極少有變化);
b、耐熱老化性:增強后的UL溫度指數達120~140℃(戶外長期老化性也很好);
c、耐溶劑性:無應力開裂;
d、對水穩定性:PBT遇水易分解(高溫、高濕環境下使用需謹慎);
e、電氣性能:
1、絕緣性能:優良(潮濕、高溫也能保持電性能穩定,是制造電子、電氣零件的理想材料);
2、介電系數:3.0-3.2;
3、耐電弧性:120s
f、成型加工性:普通設備注塑或擠塑。由于結晶速度快,流動性好,模具溫度也比其他工程塑料要求低。在加工薄壁制件時,僅需幾秒鐘,對大部件也只要40-60s即可。
2、PBT的應用(通常指改性品種);
a、電子電器:連接器、開關零件、家用電器、配件零件、小型電動罩蓋或(耐熱性、阻燃性、電氣絕緣性、成型加工性);
b、汽車:
1、外裝零件:主要有轉角格珊、發動機放熱孔罩等;
2、內部零部件:主要有內鏡撐條、刮水器支架和控制系統閥;
3、汽車電器零件:汽車點火線圈絞管和各種電器連接器等。
(PBT用于汽車上的數目還不及尼龍、聚碳和聚甲醛,但隨著低翹曲性PBT的出現,今后必將在汽車零部件上得到更多的應用)
c、機械設備:視頻磁帶錄音機的帶式傳動軸、電子計算機罩**燈罩、電熨斗罩、烘烤機零件以及大量的齒輪、凸輪、按鈕、電子表外殼、照相機的零件(有耐熱、阻燃要求)
三、PBT塑料的粘接:
根據不同需要,可以選擇以下粘合劑:
1. TG-3200:單組分常溫固化軟彈性防震粘合劑,耐高低溫,但粘接速度慢,膠水通常要1天或幾天時間才能固化完畢。
2. TS-8602瞬間粘接劑,可以數秒鐘或數十秒鐘快速粘合PBT,但膠層硬脆,不耐水。
3. TE-9270類,雙組分膠,膠層柔軟,適合PBT大面積粘接或復合。但耐高溫性能較差。
4.TE-9249類膠:雙組分膠,耐高溫。
5.sili-1706:單組份室溫硫化膠,固化后是彈性體具有**的防水,防震粘合劑,耐高低溫, 1-2mm厚度的話,5-6小時基本固化,有一定的強度。完全固化的話需要至少24小時。單組份,不需要混合,擠出后涂抹靜置即可,無需加溫。
PBT的工藝特點
PBT注塑之前一定要在110~120℃的溫度下干燥3小時左右,成型加工溫度為250~270℃,模溫控制在50~75℃為宜。因該料從熔融狀態一經冷卻,則會立即凝固結晶,故其冷卻時間較短;若噴嘴溫度控制不當(偏低),流道(水口)易冷卻固化,會出現堵嘴現象。若料筒溫度超過275℃或熔料在料筒中停留時間超過30分鐘,易引起材料分解變脆。PBT注塑時需用較大水口進膠,不宜使用熱流道系統,模具排氣要良好,宜用“高速、中壓、中溫”的條件成型加工,防火料或加玻纖的PBT水口料不宜再回收利用,停機時需用PE或PP料及時清洗料管,以免碳化。
PBT的加工條件
干燥溫度(℃) | 110~120 | 干燥時間約(hr) | 2~3 | ||
模具溫度(℃) | 50~75 | 殘料量(mm) | 2~6 | ||
熔膠溫度(℃) | 250~270 | 背壓(MPa) | 5~10 | ||
注射壓力(MPa) | 100~140 | 鎖模力約(ton/in2) | 3~4 | ||
注 塑 速 度 | 高 速 | 回料轉速(rpm) | 70~90 | ||
螺 桿 類 別 | 標 準 螺 桿(直 通 式 噴 嘴) | ||||
停 機 處 理 | 關料閘啤清即可 | 碎料翻用(%) | 15~25 | ||
備注:防火PBT需要用PE料過炮,水口料不宜回收利用。 | |||||
PBT的模具制作
合 適 壁 厚mm) | 1.5~4(排氣要充分) |
澆 口 設 計 | 不宜用熱流道系統;大部分澆口均宜,因為需高速注塑, |
| 澆口通常要較大,針點形、潛水澆口的直徑應為1.5mm |
收 縮 率 (%) | 1.7~.2.3%,成型后48小時內仍有少許收縮(0.05%) |
注塑加工工藝條件
干燥處理:這種材料在高溫下很容易水解,因此加工前的干燥處理是很重要的。建議在空氣中的干燥條件為120℃,6~8小時,或者150℃,2~4小時。濕度必須小于0.03%。如果用吸濕干燥器干燥,建議條件為150℃,2.5小時。[2]
熔化溫度:225~275℃,建議溫度:250℃ 。
模具溫度:對于未增強型的材料為40~60℃。要很好地設計模具的冷卻腔道以減小塑件的彎曲。熱量的散失一定要快而均勻。建議模具冷卻腔道的直徑為12mm。
注射壓力:中等(**大到1500bar)。
注射速度:應使用盡可能快的注射速度(因為PBT的凝固很快)。
流道和澆口:建議使用圓形流道以增加壓力的傳遞(經驗公式:流道直徑=塑件厚度+1.5mm)。可以使用各種型式的澆口。也可以使用熱流道,但要注意防止材料的滲漏和降解。澆口直徑應該在0.8~1.0*t之間,這里 t是塑件厚度。如果是潛入式澆口,建議**小直徑為0.75mm